裏氏硬度計測試基本原理
它的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質量的衝擊體在一定的試驗力作用下衝擊試樣表麵,測量衝擊體距試樣表麵1mm處的衝擊速度與回跳速度,利用電磁原理,感應與速度成正比的電壓。裏氏硬度值以衝擊體回跳速度與衝擊速度之比來表示。
計算公式:HL=1000*(VB/VA)
式中:HL——裏氏硬度值
VB——衝擊體回跳速度
VA——衝擊體衝擊速度
裏氏硬度計衝擊裝置
裏氏硬度度有D、DC、D=15、C、G、E、DL七種:
D:外型尺寸:f20*70mm 重量:75g 通用型
用於大部分硬度測量。
DC:外型尺寸:f20*86mm 重量:50g 衝擊裝置很短
主要用於非常局促的地方,例如孔或圓筒內。
D+15:外型尺寸:f20*162mm 重量:80g 頭部細小
用於溝槽或凹入的表麵硬度測量。
C:外型尺寸:f20*141mm 重量:75g 衝擊能量小
用於測小輕、薄部件
DL:外形尺寸:f20*202mm 重量:80g 頭部更加細小
用於狹窄溝槽及齒輪麵硬度的測定。
G:外型尺寸:f30*254mm 重量:250g 衝擊能量大
對測量表麵要求低。用於大、厚重及表麵較粗糙的鍛鑄件。 E:外型尺寸:f20*162 重量:80g 壓頭為人造金剛石
用於硬度材料的測定。
異型支撐環的使用
在現場工作中,經常遇到曲麵試件,各種曲麵對硬度測試結果影響不同,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衝擊落在試件表麵瞬間的位置與平麵試件相同,故通用支撐環即可。但當曲率小到一定尺寸時,由於平麵條件的變形的彈性狀態相差顯著會使衝擊體回彈速度偏低,從而使裏氏硬度示值偏低。因此對試樣,建議測量時使用小支撐環。對於曲率半徑更小的試樣,建議選用異型支撐環。四、裏氏硬度計的測量範圍
對於一些特殊材料的試樣,用戶可使用公司提供的擬合曲線軟件做換算表。在實際生產中,使用的金屬材料多種多樣,由於裏氏硬度計對材料的加工方式、材料的合金元素組成敏感,而裏氏硬度計芯片中儲存的硬度換算表不可能都滿足用戶的需要,用戶在測試中,可以使用擬合軟件做自己的硬度換算表。
根據裏氏原理,隻要材料具備一定剛性,能形成反彈,就能測出準確的裏氏硬度值,但很多材料裏氏與其它製式的硬度沒有相應的換算關係,因此裏氏硬度計目前隻裝了9種材料的換算表。具體材料如下:鋼和鑄鋼,合金工具鋼,灰鑄鐵,球墨鑄鐵,鑄鋁合金,銅鋅合金,銅錫合金,純銅,不鏽銅。